3對策4穴道改善冷氣病!

進入夏天,天氣開始轉為悶熱,辦公室跟家裡都開始吹冷氣,長時間待在冷氣房,又反覆進出室內、外,身體開始出現頭痛、腹痛、肩痠等等症狀,當心,可能是冷氣病!

冷氣病其實就是因忽冷忽熱的環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,進而引發水腫、生理障礙等等症狀,時也會因為血液循環不好而造成肌膚暗沉。

美容專欄作家佐佐木仁美針對冷氣病整理了預防、改善三方法!趕快來看一下吧~

 

【冷氣病對策3方法】

 

1、頭部、腹部、腳踝三方保暖

在中醫學,治療虛冷的三個穴位為頭部、腹部、腳踝。因自律神經的不協調,經常先呈現在後頸和後腦上,因此注意頭部保暖是非常重要的。

圍圍巾、腹圍、穿襪子等等幫頭、腹部、腳踝三處做好保溫。

 

2、深蹲、踮腳尖

長時間久坐、待在冷氣房,也會使自律神經變遲鈍、肌肉收縮減少及僵硬,影響血液與淋巴的流動,導致體溫下降,進而引發水腫。

因此可以藉由下半身運動,例如深蹲、踮腳尖來促進血液和淋巴的流動,改善水腫和虛冷。

 

3、每日健走20分,幫助調整自律神經

每天做2~30分鐘健走等等的輕運動,有效調整自律神經,使交感神經變良好。

交感神經的運作變好了,就能使皮膚血管緊縮,防止熱能流失。



【4個對虛冷有效的穴道按摩】

 

1、三陰交

穴道位置:腳踝內側,從腳踝骨開始約四支手指頭的寬度位置。

按摩方式:將手指按壓於穴道上停留三秒,再離開三秒,反覆此動作。

 

2、合谷穴

穴道位置:將拇指、食指併攏,肌肉最高處即為合谷穴。

按摩方式:(用另隻手像握住另一隻手虎口一樣)大拇指垂直往下按,約每兩秒一次,按壓約40次左右即可。

 

3、氣海穴

穴道位置:於肚臍下方約兩根手指寬的位置。

按摩方式:以右掌心順時針輕柔按壓約100次,再以左掌心逆時針輕柔按壓約100次直至熱感出現為止。

 

4、湧泉穴

穴道位置:於腳底前部凹陷處。腳底前部人字形紋路中間。

按摩方式:以雙拇指於湧泉穴處,從下往上推,反覆按壓至熱感出現為止。

 

資料來源/ 早安健康

Added to Cart
Shopping Cart Updated
Network error, please try again!